109年專利師節「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系列文章
農產品溯源系統-讓台灣好米端上教宗餐桌
作者/出處:文/陳筱君 攝影/陳鴻文 出處/ 旅人誌5月號
從鮮奶地圖起家,經過多年發展,奧丁市集已經是個成熟的在地農牧產品銷售電商,也與許多小農合作,甚至跨入旅遊體驗領域,也不斷地思考如何透過科技應用,與其他電商做出區隔。因此,當 2014 年區塊鏈和比特幣開始成為網路上的熱門搜尋時,主修密碼學的奧丁丁創辦人暨執行長王俊凱也看準區塊鏈服務的發展潛力,以發展成熟的電子商務服務為雛形,投入大量心力和資金開發區塊鏈整合技術,終於在2017年從單純電商跨入區塊鏈整合服務領域,開發出奧丁丁區塊鏈溯源系統(OwlChain),這也是全球第一個以區塊鏈為中心概念的食品溯源系統。
運用區塊鏈技術串接供應鏈
與傳統生產履歷系統的最大差異,在於這套溯源系統利用「分散式帳本」的區塊鏈概念,串接履歷記錄。對於消費者而言,只要掃描一個 QR Code,就可以查到完整生產供應鏈上的細節,和過去生產履歷採流水帳式簡單記錄栽種、用藥日期等方式全然不同,現階段生產參與者包括小農、碾米廠,甚至未來可加入的檢驗機構、加工廠和出口商等,都可能成為一個個獨立節點,只要將自家的履歷資料串接到這個平台上,消費者不但可以知道小農的栽種日誌,透過平台還可以知道施用了什麼樣藥物或肥料,也能知道這些藥物或肥料的詳細資訊,如果是加工食品,甚至可以知道同一條生產鏈上每一個原料的完整生產日誌或進出口記錄,讓消費者可以完整追蹤整條供應鏈來源。
王俊凱笑著說,在開發這套過程中最辛苦的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和每個節點的生產供應商溝通上鏈的過程:「說服已經習慣傳統作業的碾米廠接受新科技,把整個過程赤裸裸的放上平台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更不用說教導小農使用物聯網(IoT)設備和微氣象站,直接將田間記錄以文字、照片等圖文並茂的方式,上鏈串接到平台等創舉,都是需要反覆溝通的過程,但也因此讓他們順利將合作小農的有機稻米送上美國亞馬遜電商平台和教宗的餐桌,未來打算在美國上市的奧丁丁,也已經提出臨時案,向美國申請這套系統的專利保護。
溯源運用廣泛,申請專利以求保障權益
由於區塊鏈分散式帳本的技術價值,非常適合供應鏈技術溯源跟管理,所以這套溯源系統可以應用到包括醫療檢測、農產品銷售等等各種不同的產業,奧丁丁甚至還和林務局合作進行林產品追溯,未來更預計運用區塊鏈技術計算樹木的碳排放量,希望仿效特斯拉打破既有思維,從買一台車可以節省多少碳,進展到利用充電記錄計算里程,更精準地計算碳排放量,希望未來甚至也可以透過這套樹木溯源系統,在林業資源豐富的國家,讓種樹成為企業增加碳權的選擇方式之一,「不過這挑戰了現有碳權認定的方法,如果能夠因此改變碳權買賣的交易方式,就是區塊鏈的應用服務改變世界的證明之一。」
不過,專精於智財的專利師公會黃愷專利師提醒,這套溯源系統如果要打入國際市場,務必要與瞬息萬變的國際法規及標準保持連動,未來或有機會主導規格。且為了因應未來到美國上市而向美國申請專利是一個正確且必要的決定,但同時也別忘了奧丁丁研發總部的所在地台灣,以及歐盟、中國、日本等經濟體的專利佈局也不可忽略,可以試著透過申請專利保護企業和鞏固市場。根據經驗,偏向演算法、較抽象的主題在專利適格性上會遇到挑戰,因此對於軟體或商業方法,亦可以考慮以營業秘密或著作權等方式保護,並注意營業秘密的要件,即秘密性、經濟性和合理保密措施。
發布日期:2020/04/21